“审计署披露的至少是10万亿以上的地方政府隐性负债,怎么消化?现在也有一个重要的指导意见,就是要尽可能的置换,把地方的这些隐性债置换到PPP,置换到其它一些时期更长,融资成本更低的比较规范的债务形式上,这个事情我觉得很有意义。”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贾康在接受上证报专访时指出,地方债改革要“开前门,关后门,修围墙,治存量”。

  贾康说,“在地方债改革方面,前面有预算法,它的修订已经修成正果,是比较有把握的用一个法律框架罩着整个地方举债的运行。新的举债都是在阳光化的状态下通过预算程序,在预算法规定之下做了一系列明确的规定:怎么借,怎么用,怎么还,是全套的,都有说法、有规矩。”

  贾康在采访指出,阳光化的是增量,同时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原来的存量。“开前门,关后门,修围墙,治存量。把几个要素合在一起,我们是有把握控制中国地方债总体风险的。但是还不能否定,某些局部、某些项目的风险度是比较高的,但是有这样的基础数据以后,管理部门就是眼睛的余光看着大盘,实际上聚焦到某些风险高的区域和项目上,跟踪,管理成本就降低了,控制风险的把握就提高了”,贾康说。(记者 卢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