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是行为金融学领域的专家,尤其善于运用行为金融学来分析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他刚刚出版的新书《投资者的敌人》,从投资学、管理学、政府监管和社会心理学等诸多方面阐释了影响投资决策的因素。而对中国的投资者来说,宏观经济的走势、和政策变化,被认为是影响投资决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当前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否正在将中国经济带出“被短期经济政策所扭曲”的轨道?就当前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朱宁接受了上证报的专访。

  上海证券报:您是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您认为未来在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方面,应该如何做?

  朱宁: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的非常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不排除金融仍然处在一个相对的金融压制、而且各个不同的部委之间存在明显的监管套利。我对于这个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方向非常看好,但对于现有形态的互联网金融,我并不是非常的乐观。

  我个人觉得,与其把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标准设得更高,还不如把对银行的标准降得更低。与其是管互联网金融,还不如放手银行去做这些互联网金融的业务。

  我们的银行面临很多约束、窗口指令、业务上的要求,国外的银行大部分都是没有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互联网金融让现在的金融体系市场化,这个可能是解决我们现在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更有效的方式。不是对互联网企业围追堵截,而是鼓励银行拥抱互联网时代,从事一些创新的业务。

  上海证券报:在您的新书中,您谈到了美国散户对于美国股市的交易量已经不到20%。过去,很多散户是为了自己的快感去交易,这种频繁的交易,是对自己非常大的不负责任,但却成就了券商佣金的不断增长。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国金证券已经率先打开了国内以极低佣金进行网络开户的先河,您认为,未来券商的佣金之战会怎么打?

  朱宁:我个人觉得中国的证券行业佣金如此之高,每个券商对于佣金的依赖程度之高,这在国际证券行业都是非常少见的。很多券商的佣金都是从一些对自己不负责任、频繁交易的散户身上来的。我在书中也传递了一个信息,投资者必须要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偏差——投资的局限性。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他们更多应该利用指数基金、利用ETF进行投资。从这个角度讲,以后的交易量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大。为了争夺这种逐渐缩减的交易量,各个券商、包括互联网公司都会分这一杯羹的。这将对券商行业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过去20年是中国券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过去的20年,美国证券公司单向交易佣金已经从0.8%-0.9%,下降到了0.8‰都不到。不止如此,美国一线的券商,甚至整个西方一线的券商还不如我们中国一线券商的个数多。今后的整合、竞争、行业的专业化发展趋势,我觉得是必定的。每个券商都要做好准备,考虑清楚自己具体的竞争优势。

  我觉得未来市场肯定会出现分化。会有完全不需要任何服务,只是把券商当交易通道的客户,这种客户只关心一个维度就是成本。还会有另外更高端的客户,仍然对于券商提供的投研的顾问,或者是其他的服务非常关注。所以今后的竞争可能会出现在两个维度,一个是完全成本的竞争,另外一个是成本和资讯和服务的提供。现在美国也有非常廉价的网上券商,包年的,一年你给我五百美金,想交易多少次都可以。同时也仍然有像瑞银一样的券商,服务另外一些相对高端、对价格不是那么敏感的客户。(记者 苗燕)